日期:2024/06/05 10:22作者:
1、焦作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是焦作地区专业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中职龙头学校。虽然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不是大专,但该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2、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及专业群项目建设单位。
焦作职高学校有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焦作卫生医药学校、焦作护理学校。
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是焦作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音乐等专业的3+2分段制大专班和普通中专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训场所,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是河南省属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培养医学相关领域的中高级技能和知识人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训场所,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焦作护理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护理、药学、医学相关领域的人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训场所。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焦作职高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焦作职高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人才。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各种实践课程和实训场所,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项目,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焦作职高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焦作大专学校有:焦作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女子职高学校、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焦作建筑经济学校、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2、焦作大学(Jiaozuo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3、学校创建于1981年,前身是焦作市职工大学;1985年,建立焦作市职业大学,与焦作市职工大学合并办学;1986年更名为焦作大学,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焦作分校、焦作财会学校并入学校。
4、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Henan College of 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河南省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5、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1980年更名为河南省沁阳师范学校。2002年河南省沁阳师范学校、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560亩,建筑面积18万平米,由焦作市委市政府投资6.6亿修建而成。学校现有教工450人,其中高级职称128人,“双师型”教师9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2人,省级骨干教师30人。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校生7000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是一座现代化职业学校,学生升学率、就业率均为98%。
河南理工大学医学中专部(焦作卫生医药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中等卫生学校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医学中专部办学历史悠久,历经平原省焦作卫生学校、焦作医士学校、焦作医学院、焦作医学专科学校、焦作卫生学校等发展阶段。
3、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焦作市信息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0年。它是在焦作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的基础上于198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正县级建制,隶属焦作市总工会。1994年5月、2004年10月学校先后加挂“焦作市总工会职业中专”和“焦作市信息技术学校”校牌。
焦作护理学校是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的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6年晋升为河南省重点中专,2007年获焦作市示范性学校,护理专业为重点专业,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858人,开设护理、美容美体、食品与药品检验等专业,学制三年。
1、学校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充分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2、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5、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