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13 12:03作者:
昆明地区排名靠前的民办中职学校包括:云南昆明工业学校、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以及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
昆明民办中职学校一览表:
序号:1
学校名称:云南昆明工业学校
学校性质:民办院校
序号:2
学校名称: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性质:民办院校
序号:3
学校名称: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
学校性质:民办院校
注:以上学校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云南昆明工业学校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曾是滇池周边的重要地区。新校区于2016年建成,投资近亿元,是该校重点打造的品牌校区。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被公认为云南省最好的中职学校之一。学校开设多种热门技能型专业,如汽修类、烹饪类、美容美发类等,并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技能水平。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供不应求。学校荣获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受到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云南昆明工业学校是联合职教集团在云南开办的第二所中职学校。自2009年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先进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以投入夯实办学基础,靠文化引领打造职教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学校不仅注重校园建设,也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建立了多个实训车间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于1996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
这些学校都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先进的实训设备、规范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教学,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其中涉及的热门专业包括数控加工技术、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旨在培养自信、积极向上并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青年。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服务民生和经济发展。这些学校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显示出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实力。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自1996年成立以来,秉承“为社会育才、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成才铺路”的办学宗旨,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可。经过两年的发展,到1998年,我校在校学生人数达5400余人,专兼职教师400余人,成为当时西南地区办学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民办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民办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由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同时省教育厅明确指示,为确保商学院的优质办学资源,要求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逐步缩小办学规模,因此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在2003年停止中专招生,全力以赴举办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008年,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11年,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在云南中华职教社的领导下,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牵头组建了云南培华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华职教社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的投资和后勤外包项目公司。
2012年6月,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经省教育厅的批准,正式恢复中专招生。截止2015年9月,在校学生达2500余人。
至此,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形成了参与举办民办高校、联合公办高校发展职业教育和自办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三种发展模式。自成立至今的20年来,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各层次专业人才。
学校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2016年5月,学校与深圳华兴鼎盛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达成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培养“工业机器人”及“物联网”专业人才,实现了新的办学模式。学校不断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与泰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起了合作办学关系,开设商务英语、航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学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标准,打造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等骨干专业,做到专业设置科学化,教师配置专业化,学生培养质量标准化,技能人才需求精细化;实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与市场对接。
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昔日陋室换新貌,拥挤的宿舍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校园网室室相通,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多媒体设备齐全的教室,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走进琴房,学生们灵活的手指弹出美妙乐章;走进形体房,学生们翩翩起舞,用舞蹈表达丰富情感……
如今的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和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5%。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年轻教师入校时首先要参加教师培训,上讲台第一年有老教师一对一指导,实行教师授课考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积极进取的热情。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人、成才、成功。认真抓好五个教育,即:“理想目标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好一个会,即:“主题班会”;搞好一个活动,即课外活动。着力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蕴、技能功底、做人底线,使学生学练并重,德能双修,知行合一,以严谨务实的精神走向成功。积底蕴之深厚,纳百川成大容。
二十载艰苦求索路,看未来前程似锦,而今迈步从头越。前辈教育改革的宏图,育化万民的壮志,矢志不渝的追求,创业初期的艰辛,令人肃然起敬的成就,在穿越二十载岁月风雨之后,依然历历在目,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