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31 11:23作者:
1、阐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联。(10分)
“两点论”意味着在认知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必须同时留意到主要矛盾以及次要矛盾;在剖析某一矛盾时,既要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倘若仅仅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对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视若无睹,就会陷入片面的误区,犯下“一点论”的错误。
“重点论”则是在探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应当着重把握住其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需要着重把控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是不分主次轻重,未能抓住重点,就会陷入“均衡论”的错误泥沼。
“两点论”和“重点论”实际上是相互涵盖的。“两点”乃是具有重点的两点,“重点”则是两点当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实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这要求我们看待问题、处理事务既要做到全面周详,又要善于精准地抓住重点。
2、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以及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10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孕育出了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萌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巧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具创新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了契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经过实践验证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以及经验***更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璀璨结晶。此次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哲学等众多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并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建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理论。它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崭新的科学水平。它首次较为系统地初步解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以及依靠力量还有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引领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在全面梳理党的历史经验以及如何适应新局势新任务的过程中所阐述的思想。其核心内容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关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牵涉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③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3、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体现。(10分)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指的是意识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并且能动地改造世界,其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展现:
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目标上,意识具备选择性。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我们将什么作为认识的对象,通过何种方式去认识对象,认识的目的究竟为何?这都取决于人的不同主观意识。
表现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意识具有指导性。人们在改造世界之前,必须预先拟定计划,并通过实践将观念形态的计划设计转化为物质状态的现实成果。
表现在对人自身生理机能的控制和影响上,意识具有调整性。人们是否保持理智,自控能力的强弱等情况就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
更多2024年统招专升本政策及备考信息,请持续关注好学校网校APP资讯栏动态,有最新消息好学校小编会及时推送发布的!
本文对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及产生的理论成果、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重要的哲学和理论知识。如还有相关的哲学理论问题需要解答,可直接咨询二十四小时在线客服,我们收到消息后将尽快联系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