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专信息网:发布中职中专相关信息,方便用户查阅浏览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中专学校
热门标签:
最新标签:

202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升本考试指南

日期:2024/11/04 12:13作者:

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中药学考试大纲

一、总 纲

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面向安徽省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的选拔性考试。安徽中医药大学依据考生成绩,遵循招生章程和计划,进行择优录取。该考试设计旨在确保高信度、高效度,具备必要的区分度与适当的难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文件和标准,为考试评价和复习备考提供了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推动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规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该大纲基于考查考生基本知识掌握、关键能力培养、学科专业素养及《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课程标准》制定。

专升本考试的实施旨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促进高职(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衔接培养,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结构,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专升本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考查维度上,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多重原则。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安徽中医药大学所有。

二、《中药学》课程考查内容纲要

(一)《中药学》考核目标与要求

1、学科课程标准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学》课程标准。

2、教材版本

唐德才,吴庆光主编,《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3、知识目标

3.1 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3.2 掌握各论中每章节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掌握类中药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相似药物的基本功效与临床应用的异同点。

3.3 熟悉各章节的分类及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熟悉类药物的功效、临床应用。特殊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3.4 了解各论中每章节的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了解类药物的功效、临床应用。

3.5 了解中药学及中药的现代研究。了解按语、附、每章节后的了解药物功用简表中的中药。

4、能力目标

4.1 具备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中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基本中药学服务知识。

4.2 具有对患有常见疾病病人用药后药物疗效的评估,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

4.3 具有学习和更新中药学知识的能力及运用中药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素质目标

5.1 具有中药学岗位应有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质。

5.2 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

5.3 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

(二)《中药学》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篇 总 论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以及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主要贡献。

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掌握:道地药材的含义,黄连、川芎、附子、薄荷、苍术、砂仁、佛手、藿香、人参、鹿茸、牡丹皮、枸杞子、细辛、五味子、茯苓、地黄、阿胶等药材的道地产地。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掌握:炮制的含义和目的。

熟悉:火制等常用的炮制方法,

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02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升本考试指南(图1)

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中药的作用与功效

了解:中药的作用原理。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分类。

第六章 中药的应用

掌握: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用药禁忌包括的四个主要方面。

配伍禁忌的内容。

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内容。

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补益药、消食健胃药、安神药、截疟药等药物的服药时间。

第二篇 各 论

第一章 解表药

掌握: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

13味药物(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5对: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薄荷与牛蒡子、桑叶与菊花、柴胡与葛根)。

熟悉:熟悉解表药的分类与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9味药物(生姜、香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蝉蜕、蔓荆子、升麻)的功效、临床应用。细辛、苍耳子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辛夷的入药部位及煎煮方法。薄荷的煎煮方法。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2对:麻黄与香薷、白芷与细辛)。

了解:解表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1味药物(淡豆豉)的功效、临床应用。

第二章 清热药

掌握:清热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21味药物(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6对: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金银花与连翘、蒲公英与鱼腥草、生地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

熟悉:清热药的分类与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17味药物(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龙胆、苦参、穿心莲、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熊胆粉、紫草、水牛角)的功效、临床应用。决明子、青黛、熊胆粉的用法用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3对:芦根与天花粉、夏枯草与决明子、大青叶与板蓝根)。

了解:清热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16味药物(秦皮、白鲜皮、紫花地丁、漏芦、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马勃、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半边莲、山慈菇、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临床应用。

第三章 泻下药

掌握:泻下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2味药物(大黄、芒硝)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1对:大黄与芒硝)。

熟悉:泻下药的分类,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3味药物(甘遂、大戟、芫花)的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了解:泻下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7味药物(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牵牛子、巴豆霜)的功效、临床应用。番泻叶的用法用量。

第四章 祛风湿药

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5味药物(独活、木瓜、秦艽、防己、五加皮)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1对:独活与羌活)。

熟悉:祛风湿药的分类、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9味药物(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伸筋草、海风藤、青风藤、路路通、桑寄生)的功效、临床应用。川乌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2对:独活与威灵仙、五加皮与桑寄生)。

了解:祛风湿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7味药物(桑枝、豨莶草、臭梧桐叶、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狗脊)的功效、临床应用。雷公藤的入药部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第五章 化湿药

掌握:化湿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3味药物(藿香、苍术、厚朴)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1对:苍术与厚朴)。

熟悉:熟悉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

2味药物(砂仁、豆蔻)的功效、应用。砂仁的用法用量。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1对:砂仁与豆蔻)。

了解:化湿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3味药物(佩兰、草豆蔻、草果)的功效、应用。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7味药物(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茵陈、金钱草、虎杖)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茯苓、猪苓的入药部位。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3对:茯苓与薏苡仁、茯苓与泽泻、茵陈与金钱草)。

熟悉:利水渗湿药的分类,每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3味药物(猪苓、滑石、木通)的功效、临床应用。滑石的用法用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2对:车前子与滑石、茵陈与虎杖)。

了解:利水渗湿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10味药物(冬瓜皮、玉米须、香加皮、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临床应用。通草、海金沙的入药部位。

第七章 温里药

掌握:温里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药物3味(附子、干姜、肉桂)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2对: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

熟悉:熟悉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

4味药物(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花椒)的功效、临床应用。吴茱萸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丁香的入药部位及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1对:小茴香与丁香、花椒)。

了解:温里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1味药物(高良姜)的功效、临床应用。

第八章 理气药

掌握:理气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4味药物(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的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3对:陈皮与枳实、枳实与木香、香附与柴胡)。

熟悉:熟悉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

4味药物(青皮、沉香、川楝子、薤白)的功效、临床应用。沉香、川楝子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对:陈皮与青皮、木香与沉香、青皮与川楝子、沉香与乌药)。

了解:理气药的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8味药物(檀香、乌药

本文标题:202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升本考试指南
内容原创地址为:https://www.999995.net/zhongzhuanxx/36085.html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中职中专网首页|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2615号

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有错误或不对的内容请联系qq1732296109删除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我们将回复您的电子邮件

客服qq1732296109